特朗普“朝令夕改”的关税政策,让全球供应链陷入不确定的泥沼
- 人脉中心项目部
- Apr 13
- 2 min read
【人脉看点👀】04/13/2025
在全球贸易战火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,美国政府于4月11日深夜突然宣布,将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处理器、内存芯片等关键科技产品,从原定征收高达125%关税的清单中豁免。这项决定虽然暂时令苹果、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松了一口气,也缓解了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,但这一“反转”式操作,再次暴露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极端不稳定与高度不可预测。
这项重大决定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在晚上10点38分低调发布,体现出决策过程的仓促与透明度缺失。而豁免产品几乎全数为美国本土难以制造、严重依赖亚洲供应链的高端科技组件,不禁令人质疑:此前高关税政策的强硬姿态,究竟是出于经济理性,还是政治作秀?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一波“关税豁免”只是一次“技术性喘息”,并非方向性转变。白宫发言人公开表示,美国将加速评估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国家安全问题,不排除再度加征关税的可能。这种“先打后撤、再酝酿新攻势”的朝令夕改手法,不仅动摇了全球企业的信心,也严重干扰了原本高度协同的国际供应链。
以苹果公司为例,其超过80%的产品生产基地设于亚洲。美国一旦强推本土制造,不仅需数年时间才能建立基础产能,还将面临人工、技术、原材料等多重成本高涨的压力。分析指出,如若强行在美本土生产,iPhone售价将翻倍甚至突破3500美元,这对于消费者与企业而言,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。
在此政策摇摆不定的环境下,苹果甚至不得不紧急从印度空运150万台iPhone到美国,只为抢在新一轮关税生效前完成交货。这一幕不是对政策成功的肯定,而是对政策混乱的真实写照。
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Gerard DiPippo直言,此次豁免虽影响广泛,但更多是一种短期操作,以缓解通胀压力,并未释放出任何关于稳定贸易框架的积极信号。
归根结底,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将全球经济推入一个不确定的深渊。在没有清晰路径和协商机制的情况下,朝令夕改的贸易决策如同“政策地震”,一方面打击了企业信心,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美国本身的全球信誉。
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全球经济体,不应以政策反复为工具来谋取短期政治红利,而应以规则、透明、理性为核心,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信任。这正是当今世界迫切需要的经济治理智慧,而不是川普式的“试探+翻转”游戏。